2008年1月13日 星期日

楊蔥先生傳

先生不知那裡人,亦不詳其姓字。
屋後有一片蔥,因以為號焉。

頑皮搗蛋,生平貪錢。
好電視,每日必看;
每有精彩,便欣然忘食。
性漫畫,校嚴不能常畫;
損友知其如此,或置具而招之,
絕不畫亂,紙完必爽
必爽而退,曾不吝情去留。
環堵雜物,可躲風日;衣多不喜,多菜閒少。
——厭惡也。
常看漫畫學畫,代示己志。
忘懷課業,以此自滅

絕曰:一休之智有言:『不戚戚於衣食,不汲汲於住行。』
聽其言,茲若人之儔乎!
看畫漫畫,使樂其心。
侏羅紀之純心!
白堊紀之純心!


作者
楊蔥,一名,字○○(臺灣省苗栗縣竹南鎮)人。
生於民國○○○年。
他學問淡薄,善於畫漫畫。
少年便有高尚的志節,厭惡當時中共的腐敗,不願多說。
因為週記,曾做過一任週記令,只做一週就下台了。
然後一直隱居在君毅,過著普通的無聊生活。
生時好友私諡為洋蔥先生。
是我世界現代最無聊的漫畫家之一。
著有楊蔥先生集

 

註解:
君毅:在竹南鎮的一所私立中學,因有四面鐵窗跟鐵門,又稱為監獄
週記:當時國中生每週都要寫的紀錄,其中包含一週大事、學習心得、師長講話跟生活要記等,對國中生來說是很麻煩的東西。
○○是為保護個人隱私而拿掉的字

 

看完這篇,也許你正在想……這東西好像那裡看過是吧?正解就是陶淵明的『五柳先生傳』,其中的原句『……宅邊有五柳樹,因以為號焉……』在這邊被改為『……屋後有一片蔥,因以為號焉……』而這篇文章正是筆者國中時代的週記中的一篇……(別懷疑,我的週記真的寫這個……

陶淵明,正是筆者最欣賞的文人,他在五柳先生傳中寫下的『好讀書,不求甚解』這句話也跟我的理念想同,也許為了目的而去看書就失去書的意義,而鑽研在書的咬文嚼字中也是失去讀書的用意。而五柳先生同時也是一位夢想家,他對於現實的不滿轉而想像心中的桃花源,這點也是我認同的部份,五柳先生的意境還不是我所能到達的境界。

也許當時不知道導師的來歷才冒然寫下……後來才知道當時國中的班導其實是一位專精現代詩的詩人!而且還出過詩集,等我知道時……我深深體會到什麼叫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,當時唸的學校是以升學為目的,所以老師也沒多表示什麼,他在這篇的週記最後留下:『有意思,仿作如此,頗具水準!』

國中的我,是一位不認真上課的學生,每堂課我都很認真的畫漫畫,而對於這一切我都很高興,只要有紙有筆就能畫畫。到書局去只買白報紙,然後每天帶一些去上課,每次有靈感就拿出紙跟筆開始畫。當時的作品還遺留到現在,部份的畫集好像有所遺失……也許繼續這條道路,未來就會有所不同嗎?這是一個永遠也沒辦法知道的『?』號。

隨著時光的流轉,我失去當年的赤子之心,落入現實的困境之中。對於現實的不滿而忘了當年的夢想;對於欲望的擴張而失去當時的單純。人往往最真的一面就是童年的夢想,失去了這些,是否能再回到當時?

 

最後附上一連結:

維基百科 - 陶淵明 (有詳細先生介紹)

維基文庫 - 陶潛 (可以看過先生的作品)

中華文化網 - 陶淵明 (一樣可以看作品)

國文園地 - 五柳先生傳 (如果想要一些解析)

沒有留言:

熱門文章